被讨厌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

Posted by BY on March 14, 2021

周五晚上看奇葩说今年最后一期,说到失眠、抑郁的话题,平常傻乐的大老师忽然特别走心的建议看一下《被讨厌的勇气》,说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翻一翻,很好奇是什么样的书能让大老师这样洒脱的人这么上心。

目的论

现在想一个问题:你过的开心吗?现在的生活是你想要的吗?如果可以重新开始你会选择过这样的生活以及变成现在的你吗?

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回答不开心,感觉光是能解开你不开心的问题这本书就值了。

让我们想想不开心的原因,可能是工作不如意、爱情不顺利、家庭不幸福。我们常说原生家庭,心理学上讲现在的性格都是原生家庭导致了,以及心理学主流分支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就是这条路。如果我们认可它,就意味着现在的我就是之前的我决定的,我是没法改变的,那就这样一直不开心就好了。

真的这么悲观嘛,书中讲了这样一个例子,青年的朋友多年躲在家里不出门,他很希望到外面去,找一份正常的工作,但是他特别害怕,一到外面去就会心悸、手脚发抖。

看到这个例子我们马上会想,肯定之前有不好的经历,比如他之前职场受到欺凌或者家庭虐待之类,这就是所谓的原因论

想象你现在感冒了,去找医生,医生告诉你感冒是因为受了风寒,分析可能是之前的某天被冻着了,然后就结束了。这会是你想要的吗?

回到青年朋友的问题,作者觉得这个青年一定是先有了不出去这个目的,之后才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制造了不安或者恐惧之类的情绪,这叫做目的论,是整个这套思想体系的基石。

再想另一个场景,愤怒的父亲在训斥儿子,甚至要打儿子,这时候上司来电话,父亲瞬间和蔼尊敬的和上司讲电话,结束了之后又瞬间愤怒继续训斥儿子。电话之后愤怒的情绪还存在吗?存在的话为什么在上司来电话的时候就可以消失,那么按照目的论,之前的愤怒情绪也是不存在的,只是父亲为了达到某些目的而制造的。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情绪也并不存在,一切都是为了你的目的服务,出门就会心悸是为了你不想出门的目的服务、你见喜欢的人脸红害羞不敢上去表白只是为你害怕表白被拒绝从而自我否定的目的服务、你的愤怒的情绪只是为了达成让孩子下次别给你丢脸的目的服务。

自立

你会讨厌自己吗?比如讨厌自己长相不好看、讨厌自己遇到喜欢的女孩子不敢表白、讨厌自己在公众场合不敢讲话。

按照目的论解释,首先你觉得自己不够优秀,对自己不满或者对社会不满,然后你找到了理由一定是我长的不好看、一定是我学历不好、一定是我太笨了。逻辑就是因为A所以B,但是真正逻辑是这样的嘛,恐怕只是你自己没有勇气而找的借口罢了,有了这个借口就可以心安理得的持续性保持平庸、间歇性焦虑了。

可以看到,核心是自卑或者说自我价值判断低,为什么会这样呢?价值是个主观的东西,那么自我价值判断低,就只不过是自己主观判断的结果。比如身高矮,可以说是没有吸引力,也可以说是让别人感觉轻松和蔼,一切都是个人的判断。

为什么会产生自我价值判断呢,本质是来自和别人的比较。即“一切的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然而人生不是和他人的比赛,应该是和“理想的自己”的比较,而如果放下和他人的比较,也就没有了自卑。

自卑的人会遇到的一个最经典的场景是,最好的朋友找到了真爱,我没有办法真心的祝福他,甚至拿着手机在想用什么措辞显得自己是真心的。这个事情从根上错了,本质上是因为你站在竞争的角度考虑人际关系,朋友的幸福仿佛就是我的失败,所以才没办法真心。

最舒服的人际关系是,“我和一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是无拘无束的”时候,及没有自卑也不必炫耀,是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这时候你肯定会真心的说出祝你幸福。

要做到这样,我应该坦然接纳现在的自己,自己的不足、自己的自卑、自己的一切,达到自立,才能坦然的走进人际关系。

社会和谐

你有过活在别人的期望下嘛,比如,在小的时候,父母期望我们学习成绩好;大学毕业后,父母期望我们选择他们认为有前景的职业;到了结婚年龄,父母期望我们和他们喜欢的人,或者匹配的家庭结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是选择坚持自己,还是顺从父母的安排呢?,

正确做法是好好听父母怎么说的,以及搞清楚他们为什么会这么要求,然后自己做决策过自己的人生。干涉甚至负担起别人的人生只会让自己的人生沉重而痛苦,我们要弄清楚,我要不要学习好是我自己的事情,是我自己的课题。父母要做的是在我有需要的时候给予支持。事实上所有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因于于对别人课题的干涉,典型的是情侣恋爱中期望恋人变成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样子,这只会增加两个人的烦恼。

所以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之中,更不要在意别人怎么想的。假设一个团体中有10个人,必然有1个是讨厌你的,另外有两个是和你关系好的,其他的7个人是无感的,这时候可能最让你烦的是这个讨厌你的人,你会想知道他为什么会讨厌你,甚至改变自己从而让他喜欢,更甚你可能希望所有人都喜欢你。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如果你想要让所有人都喜欢你,你只会变成行尸走肉,活成了对自己撒谎也对别人撒谎的生活。更进一步讲,如果你非常在意讨厌你的人,困在他的讨厌中的话,你可能会觉得这个世界上的人都讨厌我,从而抑郁无法好好生活,这就很危险了。

我们要有让别人讨厌自己的勇气,别人的讨厌或者喜欢都不重要。在公园里我很开心,想哼着小曲蹦跶起来,很多人这时候的第一反应是看看周围有没有人,正确做法是,不要在意别人,开心就马上哼着小曲蹦跶起来,这样活着的才是真正的你, 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就像我是一个石块,难道我要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从山上滚落下去,而且不断的磨损我的棱角,最终变成一个圆球,那么剩下的这个圆球还是我吗?

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太过亲密就会无法正面对话,但是距离也不能太远可能会断了。正确的方法是把对自己的执著变成对他人的关心,多思考我能给这个人给予什么,而不是考虑这个人能给我什么,多对我们这个共同体参与和融入。如果在当前这个小的共同体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的共同体的声音”。

那么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什么?是平等,这也是大多数时候和父母或者上司下属不能形成好的人际关系的原因,因为你本质上你认为你们的关系是纵向关系,就是他比我高一层或者低我一层。如果你这么想的话你们永远也不能交往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正确的方式应该是把所有人际关系都看成是横向关系,即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包括你的老板或者父母。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不鼓励对别人表扬或者批评,因为这种行为本身就让你们站在了不平等的关系上。

是不是很犀利,再看看最初的问题,现在的生活是你想要的吗?不管是不是都是你的选择,达到目前的状态,是你潜意识里觉得,虽然有各种不满,但是保持现状可能让你更轻松、更心安。既然不是你想要的,那为什么不此时此刻就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呢?重要的不是你被生活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过好现在

幸福

获得幸福首先我们要接纳自己,怎么叫接纳自己呢?假如考试中我得了60分,我不能说“这次只是运气不好,真正的自己能得100分”,而是在诚实接受60分的自己的基础上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100分”。就像是祈祷文中说的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改变我能改变的,赐予我智慧,分辨两者的区别”

这里面的关系是,首先我接受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的做到“他者信赖”,而且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做到“为他者贡献”;同时,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体会到“我对他人是有用的”,即自我价值得到提升;进而更加接受真实的自己,从而回到了“自我接纳”,也就是勇气得到了提升;这个链条会不断的反馈推进从而得到加固。

回到最初,首先自我接纳得到“我有能力”的意识,从而达到自立的状态;之后通过他者信赖和为他者贡献,有了“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信念,进而达到与社会的和谐共处。

人际关系不顺利既不是因为长的不好看也不是因为脸红恐惧症,真正的问题在于无法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为他者贡献,却将焦点聚集到微不足道的一个方面并企图以此来评价整个世界。这就是缺乏人生和谐的错误生活方式

那么就回到了最初我们的问题,你过的开心吗?如果你做到了上面说的,我想你是开心且喜欢自己的;另一方面,要坦然接受自己是平庸的,毕竟这个世界上天才是很少数人。所以获得幸福的方式是,坦然接受自己平庸,并且能够在人际关系中持续体验到“贡献感”。

人生的整个过程可能是一条倾斜向上的歪歪曲曲的线,但是我们需要放大了看他,因为放大了之后你会发现线是由一个一个点组成的。所以请想象你现在在舞台上,强烈的聚光灯打在了你的身上,这时候你什么都看不到,包括观众和舞台上的其他,你唯一要做的是绽放自我,过去和未来在此时此刻都没有关系;所以请不要再拖延,因为人生只有此时此刻,去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吧。

最不幸的人生的活在过去的人生,每天都念叨的是之前如果我xx就好了,之前如果你xx就好了,然而人生没有如果;次之是活在未来的人生,每天都在计划我明天要把什么做了,这周要把什么做了,今年要把什么做了,但是你真正做了吗?明日复明日;正确的是活在现在,想要做什么此时此刻就做,这就是你的舞台,聚光灯现在正打在你身上。

最后回到人生意义的哲学话题,人生没有意义,你赋予他什么意义他就是什么意义。